芭蕉秋雨梦,落笔成秋诗|20句意境绝美的秋日诗选
梧桐叶落声声响,每一声都在诉说秋意渐浓;雨打芭蕉点滴细密,每一滴都染着游子清愁。夜半梦回时,秋声与雨声交织,将思念织成一张温柔绵密的网。
梧桐叶落声声响,每一声都在诉说秋意渐浓;雨打芭蕉点滴细密,每一滴都染着游子清愁。夜半梦回时,秋声与雨声交织,将思念织成一张温柔绵密的网。
宝玉的中秋诗只不许用那些冰、玉、晶、银、彩、光、明、素等样堆砌字眼,要另出己见。以上方以智三首中秋诗皆符合此要求。就前其中二首分析如下:
秋日的山间总是藏着最动人的诗意,下面宋代诗人王禹偁的这首《村行》,将秋日山径的野趣与心底的乡愁,酿成了一杯越品越浓的佳酿。
“花样茅箭•如诗生活——2025十堰市中秋诗月雅集”10月6日将温情上演。5日上午,在十堰市六堰文化广场主会场,舞台搭建工作正有序推进,活动布展已进入收尾阶段。
月有阴晴圆缺,故古人咏月多悲欢离合。值此八月仲秋,当下咏月可有新的亮点呢?请以月亮为题,写七言绝或律一首,韵部不限,题目自拟,新韵通韵注明!
现在这个通讯发达的年代,微信视频皆可传达相思。但在车马很慢的古代,所有关于团圆的期待,都在那一抹清辉里慢慢酝酿。古人的思念,总藏在诗行间,或借月光遥寄,或托孤雁传情,字字句句都透着深深的牵挂。
中秋的意象长廊里,似乎永远回荡着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的乡愁,萦绕着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团圆期盼。千百年来,文人墨客借中秋之月抒发的情愫,多离不开亲友团聚的温暖与别离的怅惘。然而,晚唐诗人曹松的《中秋对月》,却如一股清冽的秋风,跳出了“团圆”的窠臼